
近日,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“行知杯”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大赛落下帷幕。经过激烈角逐,我校王玉净老师、朱罕雪老师荣获一等奖,李艳华老师荣获二等奖。


王玉净老师所讲授的《墨梅》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一首题画诗。在《墨梅》一课的教学中,王老师以师生对话引入课题,通过初读古诗品诗韵,小组合作解诗意,理解关键悟诗情,答题通关验收获等活动,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古诗,了解诗人、感悟诗情。
教学过程中,王老师以图画、文字、故事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,同学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。
朱罕雪老师所授课程:《我们的衣食之源》。朱老师以小小的一粒米从哪里来这一问题导入新课,由学生将展示图片排序,并进行小组讨论展示。教学方法深入浅出,引人入胜。

朱老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比赛、游戏活动。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,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在学习中思考,在思考中提升。朱老师引古论今,结合国际时事,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胸怀天下的大爱植根于心,这种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,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既有温度,又有深度。

李艳华老师讲授《地球的形状》一课。李老师将“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”的科学课改理念贯穿始终。李老师在授课中提供了实验材料,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,在体验中探究,在众多的体验中感悟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与意义。

《地球的形状》课堂主线清晰。学生了解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,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,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。
本次课堂教学能力大赛是落实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,助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要比赛。我校高度重视,赛前多部门精心组织,协同教研,协调联动,为大赛成绩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我们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,不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,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,带动更多教师倾心教学、研究教学、投身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中,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